欢迎来到深圳南荔农业有限公司荔枝直销平台

深圳南荔农业有限公司

新鲜 / 健康 / 便利 / 快速 / 放心

全国咨询热线13530693730
南山荔枝,深圳南荔农业荔枝园直销-质保优放心选购

新闻中心

 

推荐产品

24小时服务热线 13530693730

荔枝行业

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增城)的价值也正在被开发

发布日期:2023-03-03 16:44浏览次数:

8月11日,广州市农耕文化资源本底调查成果发布暨农耕文化传承保护研讨会举办,会上亮出了广州农耕文化资源“家底”:通过深入系统的本底调查,共识别出广州农耕文化资源素材2199条,其中具有地理位置统计意义的素材1305条。还同步对识别出的农耕文化资源分门别类建立名录图册、开发数据应用程序、建立重要农耕文化资源电子档案。

  作为调查成果,会上发布了一部《广州市农耕文化资源本底调查报告》(下称《调查报告》)、一本《广州市农耕文化资源名录图册》、一套广州市农耕文化资源数据小程序和电子地图等。

  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还要不断发扬光大。目前,来自广州的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增城)、广东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成功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省4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广州市有2项入选。

  此次本底调查将系统加强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保护传承,梳理“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等特色农业文化遗产加快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促进广州农业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南方日报记者傅鹏通讯员穗农宣

  在发掘中保护?

  有2项入选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什么是农耕文化?《调查报告》明确,农耕文化的概念大致等同于广义的农业文化遗产,即指各个历史时期与人类农事活动密切相关的重要物质与非物质遗存的综合体系。

  至于狭义的农业文化遗产,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指的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广州作为岭南地区农耕文化的中心区域,具有鲜明南热带地域特色的农耕文化资源。”作为本次课题组的负责人,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副教授赵飞表示,广州农耕文化特点鲜明,例如,多元生态条件造就了广州丰富的农业物产,同时广州因水而荣、珠江文化是广州农耕文化的灵魂,此外,千年商都也铸就了广州发展商品农业的传统等。

  此次本地调查对全市11个区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摸查,系统梳理广州传统名优农产品、农耕技术、生产工具、农耕知识和农业文化遗产等农耕文化资源,全面厘清广州农耕文化现状、分布、形态。

  《调查报告》显示,广州已经初步形成穗中都市型农耕文化区、穗南水乡农耕文化区和穗北广客交融农耕文化区三个区域,具有水系资源丰富、生态条件多元、农业物产丰饶、农业贸易活跃等特点。

  而根据此次调查获取的1305条农耕文化素材的空间部分情况来看,增城区最多,其建县历史约1800年,相关历史文献记载较多。其次是从化区,该区不少农作物种植面积居各区首位,传统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保存相对较好。第三是黄埔区,该区自宋代以来商品农业特征明显,果木业繁盛。

  近年来,广州市积极组织开展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以农业文化申遗为抓手,强化全市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工作。亮眼成果是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增城)、广东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先后于2020年、2021年成功入选第五、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接下来广州将加强本底资源纵深研究,构建农耕文化保护“大平台”。例如,为做好后续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准备工作,广州市已建议将广东4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最具岭南地域特色的“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含增城、东莞、茂名)进行整合,拓展覆盖到全省各大荔枝主产区,加快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在利用中传承?

  让农业文化遗产

  “活起来”“火起来”

  “农业文化遗产是关乎人类未来的遗产。”在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顾问、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骆世明看来,此次本底调查是发掘农业文化遗产的过程,发掘出来之后更要用起来。

  骆世明表示,目前,中国拥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8项,数量居世界首位。历经千年流传至今的农业文化遗产,必然有很多合理之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主要是农耕文明,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在农耕文明中找到答案。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将继续秉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原则,将农耕文化保护传承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生活,发挥其社会教育作用和使用价值,注重民生改善,让广州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

  其中一个重要举措是加大活化利用力度,延伸拉长农耕文化利用价值链,既要避免陷入急功近利式的“破坏性”开发误区,也要避免陷入谈虎色变的“冷冻式”保护误区。

  例如,广东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位于海珠湿地,是为数不多的位于城市中心的农业文化遗产。一方面,海珠湿地坚持了保护,特别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如果按商业开发来估算,仅拍地收入就有几千亿元。另一方面,海珠湿地强调的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土”,而非无人类踏入的“净土”。目前,海珠湿地已成为广州市民可达、可享的重要生态空间,孩子们接受自然教育、农耕文化科普的自然学堂。

  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增城)的价值也正在被开发。目前,增城区积极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与新乡村示范带联动共振。大力推动荔枝小镇新乡村示范带建设,以仙进奉荔枝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引入市场主体,建成古荔枝景观大道、仙进奉荔枝古荔园、荔枝农耕文化园等配套设施场所和文化科普教育基地,推动农业文化遗产元素与旅游线路融合发展,实现农业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何昉看来,未来如何将农业文化遗产串联起来,把广州打造成为一个以农业景观为特色的、点线面结合的现代化田园都市,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13530693730